千余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持债规模3.46万亿元人民币******
中新社上海2月3日电 (记者 姜煜)记者从3日举办的上海金融运行情况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截至2022年末,已有来自约70个国家和地区的1071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持债规模为3.4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当天的新闻通气会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主任吕进中、金融市场管理部副主任荣艺华、外汇管理部副主任葛庆等分别介绍了2022年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外汇收支形势等情况。
据介绍,当前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类型覆盖主权类机构、银行券商保险等境外各类持牌金融机构以及养老基金等中长期投资者。2022年,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3.46万亿元的持债规模中,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39万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近25%。2022年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交易量约1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5%,近5年年均增速约43%。
随着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开放步伐的加快,2家外资评级机构的境内子公司已完成备案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外资银行积极参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已有2家银行取得A类主承销资格、2家银行取得B类主承销资格、5家银行取得承销资格。
而中国与国际金融市场制度规则也在进一步接轨,境外机构可自主选择签署NAFMII或ISDA衍生品主协议。截至2022年末,已有6家境外商业银行、1家境外证券公司和1家境外资产管理人完成ISDA主协议的签署和制度备案,1家境外证券公司和3家境外资产管理人完成NAFMII主协议的签署和制度备案。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外汇市场的韧性进一步增强。当年,上海地区银行代客涉外收支总额35065亿美元,同比增长5.7%,占全国的28.2%;全年货物贸易收支总额8826亿美元,同比增长1.3%。此外,截至2022年12月末,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13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落地实施,合计试点企业162家、交易12397笔、金额约271.21亿美元。(完)
2022年四川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35.3亿美元 居中西部第一******
中新网成都2月1日电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1月31日晚发布消息称,根据商务部统计,2022年1月至12月,四川外商直接投资(下称FDI)规模35.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30.3亿元,同比增长5.2%,规模创历史新高、居中西部第一。
数据显示,2022年四川FDI到资规模占西部十二省(市)的32.2%。分领域看,制造业、高技术产业FDI到资增速高于全国。其中,制造业FDI到资增长59.5%,高技术产业FDI到资增长34.3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3.4、6.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重大项目成为拉动四川FDI的重要推动力。去年以来,投资60亿元的法国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落地四川,并被商务部确定为2022年全国重大外资招引项目。同时,四川还成功吸引了投资20亿元泰国天丝红牛内江生产基地、投资5亿元美国GE医疗精准成都基地等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或开工建设,新加坡嘉里粮油、美国艾默生等在川投资项目实现增资。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四川瞄准外资招引工作,依托三个“重点聚焦”出实效:重点聚焦外资制造业主攻方向,把外资制造业作为招引重点,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开展强链补链延链,有效促进了一批世界500强龙头企业落地或增资。重点聚焦外资企业服务保障,为156个龙头关键环节企业确定“服务专员”,积极应对高温限电、疫情冲击影响,保障重点企业不停工、不停产等,投资环境改善取得新进展。重点聚焦完善外资政策体系,在深入落实国家33条稳经济措施同时,在四川省政府稳经济政策中配套“稳外资”举措等,引领和激励作用取得新突破。此外,还首次建立了省级层面外资工作机制,牵头联合17个省级部门建立四川省外资工作专班,形成全省抓外资工作合力。
2023年,四川将以“重大外资项目招引攻坚年”为主题,精准招引一批标志性外资项目和技术含量高的中小外资项目,推动外资项目高效率落地、外资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投资西部,首选四川”热度。(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